“直播帶人”是不少高校今年的做法。受直播帶貨模式的啟發,上海海洋大學黨委書記開啟“直播帶人”模式——校領導當主播,在直播會場中直接向用人單位推薦學生。廣東科貿職業學院舉辦“書記‘職’播,校長‘帶’崗”活動,書記攜畢業生亮相直播間,親自為學生“代言”。蘇州城市學院的黨委書記和校長也化身“主播”為畢業生代言,向企業“推銷”本校畢業生。據報道,這一模式目前已成為高校推介應屆生的“主流”,尤其在近期的就業沖刺攻堅階段,直播越來越頻繁。
效果好不好?當然好。據報道,上海海洋大學參與直播的197名畢業生中,就有140名獲得綠色通道面試機會。
按道理講,學校只管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,幫助學生完成自我成長,增長見識,啟迪心智?,F在也早不是“包分配”的年代了,學生畢業后是否就業,做什么工作,都應該是學生自己的選擇。但是,近年來,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,就業形勢較為嚴峻。據教育部數據顯示,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076萬人,首次突破千萬大關,增量和總量均創歷史新高,創下歷史新高,202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,就業市場壓力不斷增加。表面上看,就業是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;但從深層次看,人才的流動,合理的分布,才能創造出更多的機遇和財富,為經濟提質增效持續“供熱”。而在這方面,高校一定是有潛力可挖的。關鍵在于怎么挖。前幾天,教育部召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調度會,會議重申,各地各高校要嚴格落實“四不準”紀律要求,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、誘導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,不準將畢業證書、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,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,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、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。之所以重申,原因非常簡單,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,為了讓學??瓷先ズ軈柡?,高校會想盡各種辦法提高就業率。而這個數字中到底有多少水分,小馬飛刀告訴大家,通常高校發布的畢業生就業率“動輒接近97%”,給人營造出了一種當前高校畢業生并不存在就業困難的圖景?,F實中,中央文件、國務院常務會議等時常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,始終給予高校畢業生就業相關政策支持。一面是國家層面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,一面是高校向社會反饋畢業生就業率高,這顯然存在矛盾。
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,既是民生,也是國計。與其忙著造假去傷害學生,還不如去干點實事,比如緊盯就業態勢“風向標”,緊跟政策“指揮棒”,精準推送政策、崗位和求職技能指導等等。
小馬飛刀
責任編輯:
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凡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蘭網”或在蘭州晚報欄目下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蘭州日報社和蘭網所有。已經與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蘭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蘭網”并且不在蘭州晚報欄目下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"稿件來源"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稿件來源:“蘭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蘭網聯系。